2023年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
经过激烈的网络评审、现场展示、线下路演答辩等环节,重庆大学从2000多所参赛高校、40余万参赛作品、250多万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以团体成绩名列前茅捧得“优胜杯”(重庆唯一),斩获主体赛事特等奖1项(重庆本科高校唯一)和累进创新奖(重庆唯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黑科技”专项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这是学校连续两届斩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也是学校创造历史的连续三届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得重庆唯一的“优胜杯”,更是学校连续6年在“挑战杯”系列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捧得重庆本科高校唯一的“优胜杯”。
在主体赛事中,由王鹏飞、周言等指导,汤靖、马钦仕、黎铧蓬、陈欣弘宇、明若彤、李颖、赵婉妤等同学负责的《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喜获特等奖。由杨国林、郑华龙等指导,胡松林、丁江毅、石诗义、刘琳、马龙飞、牛思源等同学负责的《基于覆冰环境参数反演的电网冰灾监测预警装置》喜获一等奖。由丰宇宸、王智慧等指导,谢涵宇、颜志琼、邓晨琳、简鸿博、候嘉赫、贺显弼等同学负责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喜获二等奖。由郝建等指导、李滢等同学负责的《热情快递》,由王伯初等指导、薛梓心等同学负责的《澈目之源》,由丰超等指导、李晓琪等同学负责的《碳尽其利》喜获三等奖。
在红色专项活动中,由董秀维等指导,孙稚轩、于汶鑫、龚雨甜、孙雨润、杨慧贤、吴若曦、陆宁宇等同学负责的《苗岭日出》喜获特等奖。由刘云国、吴炯等指导,许婧秋等同学负责的《承“黔”启后,继往开来》喜获一等奖。由王春彧、夏汝立等指导,杜怡蕾等同学负责的《文艺黔乡 红色筑梦》喜获二等奖。此外,《赤水之魂》、《火燎红蕴24拐》、《桑联蚕绪,莓你不行》、《四渡赤水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喜获三等奖。
在“黑科技”专项赛中,由张育新、刘晓英等指导、王灿等同学负责的《仿生铁硫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控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机制》,由邹霞、何公霖等指导、李姿洁等同学负责的《走近中国天眼》喜获恒星级(一等奖)。由罗均、李奇敏等指导、杨明等同学负责的《瀚海牧渔》,由智悦、林伟等指导、夏凡等同学负责的《滴水航天》,由司马文霞、孙魄韬等指导、杨鑫等同学负责的《热明科技》,喜获行星级(二等奖)。此外,《顶云科技》、《改性高岭土抑爆剂制备及其抑制瓦斯煤尘复合爆炸研究》、《基于多域视觉适应的LED缺陷检测设备》、《万表互联》、《云水汇》、《智水未来》、《真正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喜获卫星级(三等奖)。
重庆大学高度重视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专门召开国赛、市赛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出席会议并讲话。为备战本届竞赛,立足构建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校团委联合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技术转移研究院、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以及相关学院,于2022年10月启动校赛,先后组织初赛、复赛和决赛等赛事环节,探索构建“五阶段阶梯式”创新创业竞赛实训,专门聘请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教练,组织了100余场校内、校外专家的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和“一对一”项目辅导,努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