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青年报》重大,1929——一部高校原创文献话剧热演5年背后

2024.12.25 浏览量:

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深度报道学校以原创话剧《重大·1929》等原创文献剧为牵引打造思想引领好产品。全文如下:

打造思想引领好产品·校园好剧

重大,1929

——一部高校原创文献话剧热演5年背后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339.jpg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大幕拉开,时间随着话剧的演绎回溯至1929年。彼时,山河破碎,帝国主义觊觎中国领土,不断从各个领域蚕食中华肌体……有志之士意识到教育的巨大作用:只有培养造就大批德智双全、威武不屈的人才,才能担起抗争复兴之大责。

“以西南交通最便之域,文化输入首当之冲,当有完备弘深之大学一所,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重庆大学创校先贤之声,穿越90余年,经话剧舞台上的后辈青年演出,重新响彻重庆大学上空。

《重大·1929》于2019年首演,已累计演出20场,观众逾3万人。先后有来自14个学院、22个专业的230余名重庆大学学子在台前幕后参与剧目,合力将以建校兴学为内核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搬上舞台、走入人心。

“舞台上的校史课”

随着《跟着你到天边》的音乐,创校先贤们随着舞台中央的平台缓缓出场,背景中的文献文字越来越清晰直至扑面而来,在高呼建校宣言的呐喊声中,剧情进入高潮……今年,正值新中国75周年华诞、重庆大学建校95周年,这场话剧成为“百花齐放庆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的开幕大戏。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剧场共有3层、1350个座位。偌大的剧场,一般在举办新年晚会或全校学生参加的讲座时才会满员。

开幕大戏现场,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响起掌声。观众除了新生,还有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成员朱之洪与沈懋德两家的后人,以及重庆大学和重庆市文联、文化旅游委、教委的有关领导。

“每一场有1000多个观众,演出了5场,基本覆盖全部新生。”《重大·1929》导演、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队艺术指导王宏亮说。

新生在上大学前接触话剧、了解校史的机会不多,多数是第一次看话剧。有学生和同伴商量,如果还有场次要来“二刷”。每当听到类似反馈时,王宏亮心中就有石头落地的踏实感。

以话剧重现历史,能否在习惯手机小屏看剧的时代“先声夺人”?能否把95后、00后年轻人留在座位上90分钟?能否经得住各界人士特别是先贤后人的检视……2022年6月,刚接到导演一职的王宏亮心里没底。

在2023年的演出中,建筑城规学院2020级学生曾海山担任执行制作人。经过反复排练,他已无比熟悉剧情,但建校“四学士”振臂高呼建校宣言的情景,每次都让他动容,“我们研究重大历史,演绎重大历史,意在凝练传递前辈们锐意进取的决心和复兴民族的热忱。”

美视电影学院表演专业2019级学生陈星霖曾不止一次参演这部话剧,他饰演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沈懋德。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405.jpg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为创办重庆大学,沈懋德谢绝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聘请。重庆大学建立后,他担任教务长,后积劳成疾,37岁病逝。

作为沈懋德的饰演者,陈星霖在阅读剧本时就感受到创校时的事务繁杂和创业维艰,联想到现今自己在学校的一切,体会到“这是前辈铺下的康庄大道”。

“《重大·1929》是重庆大学的历史也是重庆的历史,希望这部话剧能够面向社会大众,让每个人都更了解重大、了解重庆。”朱之洪的第四代后人张晓看完话剧后评价。

朱之洪是重庆大学建校“五老”之一,也是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孙中山曾手书“海阔天空”“天下为公”两幅横额赠予他。

张晓说,此剧的创作团队里都是年轻人,从编排到表演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用心,全剧高度还原历史,在场观演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为什么是1929

重庆大学将《重大·1929》定位为原创文献剧。“将创建重庆大学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之上。”重庆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先辈们革命奋斗史的深情致敬。

为什么创办重庆大学?当时社会各界对重庆大学的期望是什么?主创团队尝试像创校先贤们一样思考问题。这部话剧的主要受众是学生,王宏亮用“让同学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概括这个话剧作品的“最高任务”。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512.jpg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话剧队演出过《重庆往事·红色恋人》《重庆家书》《何鲁》等话剧。这些剧目围绕爱国救亡、科教报国等主题。其中,《何鲁》的主人公何鲁是重庆大学第五任校长,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是将现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该剧近期入选2024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名单。

创作《重大·1929》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持对历史资料严谨考证的态度,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力求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能精准还原当时的情境,让文献剧真正成为历史的“代言人”。

重庆大学档案馆记载,1919年五四运动迅速从北京扩展到全国,重庆也经历了大震动。当年5月20日,重庆各校学生代表集会,“痛陈时弊”“谋振兴之法”,决议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并于24日开会正式成立川东学生救国团,发表“川东学生救国团之宣言”和“哭告同胞书”,“以维持国际交涉为政府后盾,以收回一切不平等条约为宗旨”。

重庆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重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市民、士绅相继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重庆国民自强会”,办起《救国日报》,演出《高丽亡国记》等话剧,印发大量传单,以激励民众的爱国心。

“是诸所作,皆枝节也,根本建设,厥在人才,人才之深造,端资最高学府。”1929年,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发布建校宣言,言明办高校、育人才乃是民族复兴、国家建设之根本。

筹备委员会在宣言中反复向民众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例如:“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必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世界所以进化无疆,国家所以长存不敝,胥赖于此。”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608.jpg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重大·1929》就是抓住了创建重庆大学这一历史瞬间。当时的创校,已将重庆学界、商界及军政界等各阶层人士,团结在反帝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汇集在重庆菜园坝杨家花园中,共图誓雪国耻、复兴民族之道,重庆大学应运而生。

在相似的空间触摸时间的烙印

作为文献剧,《重大·1929》将历史文献以报告人讲述、电子大屏展示、演员表演等方式融合呈现。

美视电影学院2021级表演专业学生潘相童在剧中饰演报告人一角,每当走上楼梯、拿取那些关于创建重庆大学的档案,“仿佛在先辈们殷切的注视中,以一种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了历史”。

由于重庆在当时的特殊地位,1929年建校以后,重庆大学或积极参与或被动卷入多场革命运动,历史的风口浪尖,总有重大人的身影。

例如沙坪坝校区寅初亭的来历。1940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重庆大学商学院首任院长马寅初因爱国行为,被消极抗日的国民党政府逮捕。重庆大学师生联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展开一系列声援行动,提议集资修建寅初亭。因当局阻挠,初建为草亭。直到1944年7月23日,琉璃瓦寅初亭才落成。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759.jpg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重庆大学以话剧的形式传播理念和主义并非第一次,据校史馆记载,1938年至1940年寒假期间,重庆大学师生成立抗日救亡乡村宣传团,多次到重庆附近区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师生们通过教唱抗战歌曲、演出话剧和街头剧、发表通俗演讲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杀中国同胞的野蛮罪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也为日后储备人才,不甘附逆的中国大学纷纷内迁。根据校史馆的记录,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高校内迁至重庆,重庆大学拿出沙坪坝松林坡约200亩土地,供中央大学建校舍,携手办学。重庆大学逐渐成为凝聚这些院校的轴心和支点。

话剧演出中所有影像资料均为史实,例如刘湘校长聘书、建校元老合影等。剧中许多场景与编排均与现实情况呼应,如建校“四学士”在沙坪坝选定校址时,沈懋德设计的文学院与工学院位置和现今校园内的学院地址对应。

历史照进现在,也能照亮未来

5年来,多次执导《重大·1929》后,王宏亮将这部话剧称为一本教科书,“希望同学们得到启迪,也有自己的视角去解读那段风云变幻、荡气回肠的历史”。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2级智能制造专业的付梦阳,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他和剧组的同学在每次演出结束后,都会总结不足,从服装、化妆、道具以及舞美等方面加以改进,“希望大家通过话剧,感知到‘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

这句“复兴民族,誓作前锋”源于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题写的校歌歌词“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美视电影学院的学生徐嘉皓在看完《重大·1929》后,坐在台下擦眼泪。

微信图片_20241225092754.jpg

《重大·1929》中使用的历史资料。重庆大学供图

回忆起话剧中的场景,他感受到的不是刻板说教,而是亲切——曾任重庆大学化学系主任、代理校长的彭用仪收到资助时的得意;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吴芳吉面对军阀时的不屈;曾任校董事会委员、教务长、训导长、理科主任的吕子方站在新校址上畅想未来时的激情澎湃。

在同样的校址空间上,徐嘉皓看见前辈们也曾是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也同自己一样会叛逆、会说笑。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中,他默默告诉自己,立志努力,不负所学。

就读于博雅学院的2022级学生孙嘉仪回忆起《重大·1929》,她清晰记得故事起始于女孩打开校史资料的画面、拐杖重重捶地的声音、先辈们灰白的胡须和头发。剧中没有直接展现硝烟弥漫,但有的学生在枪声中倒下,鲜血染红迷雾。

《重大·1929》中的吴芳吉给孙嘉仪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看到吴芳吉穿着长衫的瘦削身影,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但“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话语掷地有声,她惊异于瘦弱单薄的身躯蕴藏着蓬勃的力量。

“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现在仍是重庆大学的办学宗旨。

孙嘉仪在回宿舍的路上闻到熟悉的银杏味,还有丝丝缕缕的桂花香。雨丝细密,在夜色中几乎看不见。她在想,将近百年前,先辈们是否也曾在校园漫步、思索。回到宿舍,孙嘉仪在当日随笔中写下:“何其有幸,走进完备弘深之大学;何其有幸,看见他们赤血丹心的一生;何其有幸,见证百年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