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庆日报】越南河内轻轨2号线建设中的“重庆技术”

2023.12.15 浏览量:

1.jpg

在越南首都河内,列车在吉灵—河东轻轨线上行驶。新华社发

2.jpg

7月20日,越南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吉灵路站乘客出站。晏语 摄

3.jpg


7月20日,越南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吉灵路站乘客出站。晏语 摄

4.jpg

12月9日,人们在越南河内乘坐吉灵—河东线轻轨。新华社发

5.jpg

十二月七日,重庆大学岩土楼实验室,刘汉龙(左三)指导学生做实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蜿蜒的高架轨道、绿色的车体涂装、舒适的车内布局……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河内轻轨2号线,最近在国内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火了一把,不少人以为这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事实上,除了外表酷似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河内轻轨2号线在建设中同样有“重庆技术”,它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带领的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软基加固专利技术——PCC桩技术,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软弱土环境下的沉降变形问题。

PCC桩技术是什么技术?为什么这么“稳”?12月14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墙外开花”

PCC桩技术在越南得到首次使用

河内轻轨2号线又叫吉灵—河东线,是中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2021年11月6日正式移交并投入运营。

在轻轨运行前,当地市民出行和通勤主要借助摩托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自行车,交通堵塞情况时有发生。建成后的河内轻轨2号线全线长约13公里,设有12座车站,列车行驶全程仅需23分钟,用时比汽车出行快约1小时,大大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

该项目从设计、施工、验收到移交运营,全面采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是海外首条“中国化”城市轻轨。“因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软弱土地基里有大量的地下水、淤泥掺杂物等,我们采用了重庆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PCC桩技术,为软弱土植入强劲的‘筋骨’。”项目承建公司——中国中铁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PCC桩技术通过国际技术授权,由越南岩土股份公司在该项目中推广应用,解决了该项目的工后沉降控制难题。

PCC桩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PCC桩,即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是我们团队在广泛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软基加固专利技术。”刘汉龙介绍,桩基是解决重大基础设施沉降问题的“定海神针”,要让软弱土“强筋壮骨”,就要提高桩基性能,让桩基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传统的桩基主要是圆形桩和方形桩,其团队则创新性地提出环形截面空心桩代替实心桩的技术思路。

经过不断地技术优化,运用在河内轻轨2号线建设中的PCC桩技术不仅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施工单位表示,与实心桩相比,同等混凝土用量条件下,PCC桩可提高承载力30%—50%;同等承载力条件下,PCC桩节省混凝土用量50%以上,施工机械能耗减少50%,真正实现了以柔性桩的成本达到了刚性桩的效果。

“墙内也香”

PCC桩技术已应用于国内18个省市重大工程软土地基加固

小小一粒土,看似不起眼,但无论是飞天遁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绵延万里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抑或高耸入云的建筑,都离不开稳定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团队瞄准的,就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有诸多‘疑难杂症’的软弱土。”团队成员之一、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丁选明说,近30年来,团队主攻方向一直聚焦难度较大的岩土工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早在本世纪初期的甬台温铁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车站上方有很多高压电线,常规的施工机械进不去,无法进行地基加固。解决这一工程难题的任务,落在了以刘汉龙为领军人物的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科研团队肩上。

当时,受中铁第四设计院邀请,科研团队赶赴施工现场勘查。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施工方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新的地基加固技术。

“我们立马组织攻关,研发装备、工艺等,既要保证施工机械的限高,又要保证设备能往地下打30—40米的深度做桩基。”丁选明称,团队做了大量的实验、分析,经过一个月的攻关,研发出一种新型桩基技术:利用小型钻机按设计直径,分段钻进至设计深度成孔,放入分段注浆管然后投放石料,投放完成后进行注浆,固结成桩。

“与其他桩型对比,浆固碎石桩的施工机械高度低,桩身的强度也很高。”丁选明称,回到重庆后,刘汉龙还带领团队总结、编制了浆固碎石桩技术的标准。

如今,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科研团队研发的PCC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上海、江苏、天津、湖南、河北等18个省市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等软土地基加固重点工程项目中,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降碳,推动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等荣誉。

提档升级

将传统土力学原理和微生物固化技术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土壤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开始提倡使用绿色材料,环境因素在土木建设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过去,大部分岩土加固方式为化学灌浆,使用的是水玻璃、水泥等化学材料,污染严重。如今,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尝试将传统土力学原理和微生物固化技术相结合,开展微生物岩土加固的研究,朝着更加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

在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的微生物土实验室,记者看到,一个个玻璃器皿内,放置着研究人员培养出的10多种“听话”的微生物。在研究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它们可以应用于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基于微生物岩土创新技术的研究性保护工作。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微生物,我们的任务是让需要的微生物被驯化并存活下来,促进微生物岩土形成,达到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这一目的。”团队研究人员肖扬教授表示,微生物岩土具有生态环保、就地取材、可持续再生等特点,在一条条细小的文物裂缝中补上微生物岩土,让微生物岩土在文物修复领域得到应用,可有效避免传统修复技术的缺陷。

早在2018年,刘汉龙团队就出版了全球首部微生物岩土领域学术专著《微生物土力学原理与应用》,并创办了国际首个生物岩土领域的英文期刊Biogeotechnics(中文刊名《生物岩土技术》)。

如今,这项技术不仅被应用于岛礁建设,还被用于大足石刻、瑞金红井纪念碑等重要文物的修复以及三峡库区消落带等工程修复。“真正做到了无污染,可持续。”肖扬说。

小贴士>>>

PCC桩技术走出“国门”

2021年11月,越南首个城市轻轨项目——河内“吉灵—河东”轻轨正式投运。由于该项目软基中有大量的地下水、淤泥掺杂物等,在建设过程中采用PCC桩技术,有效解决了软弱土环境下沉降变形问题

什么叫PCC桩技术

即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与实心桩相比,同等混凝土用量条件下,PCC桩可提高承载力30%—50%;同等承载力条件下,PCC桩节省混凝土用量50%以上,施工机械能耗减少50%

PCC桩技术的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公路、铁路、港口、市政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地基加固工程项目,如京沪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京沪高速铁路软基加固、长江靖江港口软基加固等

实地打探>>>

这条城市轻轨酷似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陈展

12月12日,在赴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国企业承建了河内轻轨2号线,这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为河内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在“陆海十年·一路向南”主题采访活动中,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记者于7月20日实地打探这条轻轨,并采访了中铁六局集团越南有限公司、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探访这条城市轻轨如何为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揭秘修建背后的故事。

全产业链“中国化”的最大城市轻轨项目

走进越南河内轻轨2号线吉灵—河东线起点吉灵路站,记者观察到,不论是站台内外设计、路线颜色,还是车厢内布局,都像极了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该项目作为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河内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交通主干线,由中铁六局承建。这也是目前海外首条规范标准、施工技术、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中国化”的最大城市轻轨项目。

据中铁六局集团越南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王斌介绍,这条轻轨从2011年开始修建,经过十年的建设,于2021年11月正式通车运营,由吉灵路站起始至安义站,平均站间距为1151米。

王斌表示,中国修建轨道工程,以及提供配套设备信号等技术已非常成熟,最大的难度在于中国的设计理念如何融入越南本土文化。越南目前修建的三条轻轨线路分别由不同国家负责承建。除了中国负责的河内2号线以外,还有法国主导的河内3号线和日本主导的胡志明1号线。而中国承建的河内2号线是越南第一个完工并开通运营的轻轨。

王斌在采访中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而这条轻轨也经历了十年的建设。这条轻轨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志性项目,他相信这条轻轨一定能促进中越友谊,为越南的交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极大缓解了越南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与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越南经济快速增长,随之也带来了拥堵的交通问题。因此,发展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内轻轨2号线的开通给当地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快速”“便捷”,是河内民众在谈及河内轻轨2号线时最常说的词。

乘坐轻轨的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列车行驶得很平稳,也很快捷,乘坐的过程非常方便。另一位市民则表示:“希望以后能建设更多的轻轨。如果我家在轻轨站附近,一定会选择轻轨出行。”

该线路列车大大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极大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这条轻轨也已成为越南民众的“网红打卡地”,大量民众在车站和车辆上拍照留念,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乘坐轻轨的便捷和舒适体验。

中越互利务实合作稳步前进

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代表Vu Hong Truong在采访中表示,该项目运营后对于完善河内城市路网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发展上也发挥出巨大的辐射作用。当地媒体报道则称,随着这条轻轨开通运营,“摩托车王国”迈入了绿色出行新时代。

“项目投运后将有效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轻轨对城市道路环境十分友好。这些优势让越南的其他城市更有理由效仿河内案例,投资新建更多轻轨。”Vu Hong Truong说。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越南轻轨的落成,不仅意味着中越互利务实合作继续稳步前进,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规划的对接和中越两国的互联互通。

除了河内轻轨2号线,中越国际班列、智慧口岸、光伏和风能电站等都是中越两国合作的一个个具体案例。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源、设备、资金、运营经验,将助力越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两国海上、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