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民日报】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重庆大学闭幕

2024.12.16 浏览量:

未来智慧城市应该是怎样的?城市如何更“聪明”?科技还可以从哪些方向赋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

12月13日,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大学闭幕。赛事期间,全国700余名优秀研究生同台竞技,作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企业真实需求,涉及智慧建造、智慧能源、绿色生态、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

最终,浙江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宁波大学参赛队伍从200个入围全国总决赛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冠亚季军。

3738dde133e34c86bcbcb2c6ad84886b.png

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现场。陈林摄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吸引全国274所高校(研究所)3378支队伍、11275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参赛队伍、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高性能可穿戴脉搏波传感器、智能网联车队协同驾驶系统、智能自愈绝缘材料、空轨列车酒吧设计、高性能植物绝缘油、装配式装修一站式AI、人工纳米树叶……参赛选手们把智慧城市生活场景搬进赛场,助力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经过2天激烈角逐,浙江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宁波大学分别凭借作品“人工‘栽培’制造智能纺织品”“液态金属柔性传感器及其在深部地下空间监测中的应用”“新型PZT/PU微阵列高分辨率传感器助力心脑健康实时守护”,斩获冠亚季军。大赛评出一等奖43项、二等奖150项、优秀指导教师65人、优秀组织单位50项。

其中,液态金属柔性复合材料能够更好应对深部地下空间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解决刚性传感器暴露的量程受限、易疲劳损坏等问题。“我们还基于该材料首次开发了柔性土压力传感器,搭建了无线数据采集及监测预警平台。”重庆大学“柔感防灾”团队队长罗郑介绍,本项目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市铁峰山、晏家山隧道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天宫造物”团队设计研发的一系列面向个人穿戴领域的细菌纤维素基纺织器件,以应用为导向,可制成智能光致变色服装、“自发电”功能性鞋垫、集成应变传感与人机交互的传感手套等纺织品。

宁波大学“超能科学酱”团队带来的新型PZT/PU微阵列高分辨率传感器,实现了传感器灵敏度、分辨率和频带范围等性能的飞跃,能够捕捉微小脉搏波信号,预警心脑血管的早期病理。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重庆大学承办。总决赛期间,重庆大学特别举办人才交流大会,为700余名参赛学生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华为、京东方、赛力斯、长安、宁德时代、中冶赛迪、中移物联网、招商局等40余家“头部企业”来校引才。

同期还召开了“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智慧城市技术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焦智慧城市发展,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技术应用,交流创新实践经验,共同为智慧城市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