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一时间,有关“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所谓“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医疗机构间对彼此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认可,避免重复检查的一种机制。这意味着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检验的结果,在另一家医院可以被认可,无需再次进行相同的检查。
这也是过去一年,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罗阳的主攻方向,他向市两会提交提案,呼吁推进川渝地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让川渝高品质医疗服务“更进一步”。
立足本职明确问题根本
作为长期奋斗于医疗战线的政协委员,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不仅锤炼了罗阳的专业能力,也让他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工作交流中,他关注到有很多外地患者抱怨重复检测令他们更觉得“看病难”。
“重庆是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化大都市,人员流动密集,患者异地就医需求巨大。”罗阳解释,川渝地区地理位置接近、文化和生活习惯相似,两地城市间患者流动尤为明显。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更能发挥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适应性和连续性,避免因就医地点不同而导致的重复检查和信息不对称,解决流动患者们迫切需求的作用。
▲罗阳委员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立足本职工作,罗阳通过与患者沟通、走访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详细了解重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情况。他发现尽管我市已有相关政策,但在推进中仍然存在不少挑战:一方面,患者在不同医院间重复检查,导致经济负担增加,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医疗机构间存在技术水平差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推进缓慢;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手段,安全风险等因素令各医疗机构望而却步。
结合实际提出5项建议
发现问题是起点,解决落实是关键。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罗阳先后前往四川宜宾、资阳、遂宁等地医疗机构开展调研,学习总结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这其中,遂宁市中心医院给他印象最为深刻。
罗阳说:“由遂宁市中心医院牵头,与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居区人民医院、射洪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建立的遂宁市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实现了区域内病患影像分级检查、数据全量上传、医师集中诊断、报告统一出具,检验检查结果全面共享互认,充分发挥医疗资源集约优势,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罗阳委员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重庆实际,罗阳提出了5条建议: 在川渝地区设立检验医学中心,分工合理,协同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并对高难度、高水平的检验项目,提供专业支持。制定川渝地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统一技术标准,确保各医疗机构生成的检查检验结果在技术上具备可比性和互认性。推动川渝地区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统一的电子病历平台,实现患者就医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此外,还有设立互认政策奖惩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
落地见效:我市数字化医检互认量达到78.85万人次
经过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罗阳的提案正在快速落地见效。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数字化改革,截至目前,我市数字化医检互认量达到78.85万人次,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1.76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医疗机构还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中心医院实现数字化“医检互认”,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数据互联互通。
“数字化改革,让患者省钱又省心,点赞!”“终于不用为了同样的结果重复检查了,这下既省钱又省时间!”这是市民对城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最直观的感受。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还将把更多医疗机构接入“医检互认”平台,并扩大检查检验项目范围,进一步为患者节省费用。同时依托本地优势优质医疗资源,逐步推进面向西部各省的检验检查数据互联互通和结果互认,为西部各省群众来渝看病就医节约费用、提供方便,推进形成西部医学高地聚集效应,让我市高品质医疗“更进一步”。